远程软件安装泄密(电脑远程安装软件会不会透露隐私)
原标题:远程软件安装泄密(电脑远程安装软件会不会透露隐私)
导读:
保密资格单位上网机可以有远程软件吗1、该机构不可以有这种软件。具体来说,远程软件主要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和智能手机这两个终端上使用,计算机只要连接互联网,就难免会有病毒、“木...
保密资格单位上网机可以有远程软件吗
1、该机构不可以有这种软件。具体来说,远程软件主要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和智能手机这两个终端上使用,计算机只要连接互联网,就难免会有病毒、“木马”程序隐蔽植入运行,使得计算机被远程控制,甚至被“摆渡”攻击,造成泄密。根据《保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禁止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
2、不得将手机等移动终端用作涉密信息设备,或与涉密信息设备及载体连接。 涉密人员在申请手机号码、注册手机邮箱或开通其他功能时,不得填写机关、单位名称和地址等信息。禁止在手机中存储核心涉密人员的工作单位、职务等敏感信息,且不得启用手机的远程数据同步功能。
3、在机关、单位的重要涉密场所内,由于涉密信息的敏感性和重要性,必须严格禁止配备与互联网连接的非涉密计算机。这是因为这些计算机存在被植入恶意程序并被远程控制的风险,一旦遭受攻击,可能导致涉密信息的泄露,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迅软DSE数据守护者:能源行业终端防泄密策略揭秘
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迅软DSE已成为企业构建数据安全防线、满足合规要求、提升运维效率的核心工具。
...但最近发现有一个员工在工作电脑上安装了远程桌面软
1、首先,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查看该台设备是否连接了互联网,因为安装了远程桌面软件,只有在联网状态下才起作用,所以可以怀疑他擅自联网,要彻查是否同时处理了涉密信息,这是违反保密法的行为。另外,还要查以下他家里的计算机,是否也违规存储/处理了涉密信息。如有连接,立即断开。
2、首先,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查看该台设备是否连接了互联网,因为安装了远程桌面软件,只有在联网状态下才起作用,所以可以怀疑她擅自联网,要彻查是否同时处理了涉密信息,这是违反保密法的行为。另外,还要查以下他家里的计算机,是否也违规存储/处理了涉密信息。如有连接,立即断开。
3、远程控制的原理 远程控制软件一般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客户端程序(client),另一部分是服务器端程序(Server),通常在使用前需要将客户端程序安装到主控端的电脑上,将服务器端程序安装到被控端的电脑上。
4、键盘录入记录(注意:电脑监控专家不记录QQ密码、银行密码等敏感密码,请勿把软件用于非法用途)。2 电脑屏幕截图。可以定时对电脑屏幕、活动窗口或者QQ聊天窗口截图。3 电脑空闲记录。
远程控制会泄密吗?
1、但若被不法分子利用,未经授权的远程控制行为可能会泄露隐私。因此,进行远程控制操作时需谨慎。
2、许多用户在工作或生活中偶尔会使用远程控制软件操作电脑,事后往往会担心自己的隐私泄露。其实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因为远程控制是需要被远程方允许以后才能实现,所以如果你使用正版软件,并且远程方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或真的信任的人就不用担心隐私会泄露了。
3、远程控制电脑也能泄密,用好 TeamViewer 避免被“偷窥”远程控制电脑技术为管理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他们能够在异地轻松连通并操控需被管理的计算机,实时查看被控计算机的桌面信息,并进行相应操作。然而,这一便捷功能也引发了公众对于电脑资料安全的担忧。
以下哪些日常行为有可能导致手机泄密
以下日常行为有可能导致手机泄密:使用存在漏洞的SIM卡:攻击者可通过发送特殊短信激活SIM卡内置浏览器,远程获取用户位置、窃取短信甚至拨打电话,这种攻击无需物理接触设备,仅利用SIM卡软件未修复漏洞,就能控制大量手机。使用有后门的智能手机系统:某些公司可能向间谍情报机关提供后门,用于在智能手机上植入间谍软件。
日常办公中最常见的4种易泄密行为分别是:微信传递涉密文件 在日常办公中,部分人员为便于工作,选择使用微信等社交平台传递涉密文件,这种行为极易导致泄密。由于微信等社交平台具有广泛的传播特性,一旦涉密文件被发送出去,就可能被不法分子或无关人员获取,进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避免在聚会聊天时卖弄或炫耀国家秘密或工作秘密:这种行为容易导致泄密,并会受到严肃追究。不要携带密件、密品参观、游览、探亲访友和进入公共场所:密件、密品应严格保管,避免丢失或被盗。在社会交往中要洁身自好:以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胁迫,导致泄密。
手机泄密隐患 通话状态下泄密 手机通信是一个开放的电子通信系统,只要有相应的接收设备,就能够截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的通话信息。因此,在通话中谈论敏感或涉密信息极易被窃听。待机状态下泄密 在待机状态,手机也要与通信网络保持不间断的信号交换。
在参加涉密会议时,违规使用录音笔、手机等录音设备记录会议内容。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保密规定,还可能导致涉密会议内容在转录、存储、传输等过程中泄露。例如,某单位工作人员李某,在参加涉密会议时违规使用录音笔录音,并转化为文档发送至单位微信工作群,导致泄密,李某因此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